操作系统简答题 高分悬赏 加急

作者&投稿:梁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分悬赏简答:计算机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Howard H.Aikien(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机,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Mark Ⅰ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实用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槟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Ⅰ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存储数据。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晶体管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首先使用晶体管技术的是早期的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科学的大量数据处理,这些机器价格昂贵,生产数量极少。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于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中储存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以单词、语句和数学公式代替了含混的二进制机器码,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虽然晶体管比起电子管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 大量的热量,这会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科学家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于是,计算机变的更小,公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70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友好届面的软件包,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这一领域的先锋有Commodore,Radio Shack和Apple Computers等。

  1981年,IBM推出个人计算机PC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从桌上到膝上到掌上。与IBM PC竞争的APPLE Macintosh系统于1984年推出,Macintosh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1 微机计算机的主机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错
2 利用WORD水平标尺的制表位可用来绘制各种表格---错
3 在WORD中,用拆分窗口的方法可以同时看到一篇长文档的开头和结尾----错
4 如果用户要用拨号上网方式连接到Internet,则用户计算机必须配有网络适配器(网卡)
这道题答案说是错误的 虽然可以理解为必须配备modern(猫) 但是网卡也是有必要的吧-----错,网卡不是必需的,有的猫是可以用UBS与电脑连接的,如有线电视宽频配来的猫。是你见识少了。
5 IE浏览器的“收藏夹”可用来保存网页
答案说是错误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错误---只收藏了网页的地址,没收藏网页。
6 文件下载是指从网络上将文件复制到用户计算机上
答案说是错误 也是我不明白为何错误-----是通过网络把服务器的文件复制到用户计算机上
7 Windows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但也具有连网的功能
答案说是正确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登陆,但可处理多个任务。
8 modern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答案说是错误的 可是我记得好像是正确的吧----modern的正确中文名是调制与解调器,你明白你错在那里没有?就是你只知道了它一半的功能, modern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发送)和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接收)。更正确的应该不是叫模拟信号而是叫调制信号。
9 在网络中,可将其他计算机的文件夹映射成一个驱动器
是错误的
10 启动windows时,如果在登录对话框中单击“取消”按钮,则计算机不能连接到网络中---对
11 DNS的作用是根据域名查找计算机----错,是把域名转换成IP地址。

1 利用IE浏览器 浏览WWW时,(D)
(A,如果直接输入IP地址也行的,不一定要域名)
2 什么是“拨号网络适配器”?
我晕死 网上说了很多 有人说是软件 有人说是硬件 我都不知道该信谁的了
请注意了 不是 网络适配器 而是 拨号网络适配器 前者我是知道的 是网卡----应该是指猫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
进程与应用程序的区别在于应用程序作为一个静态文件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空间中,而进程则是处于动态条件下由操作系统维护的系统资源管理实体(正在被操作系统运行的应用程序)。
3写出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以及各状态的特点
就绪→执行→阻塞
(1) 就绪→执行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转变成执行状态。 (2) 执行→就绪
  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在其执行过程中,因分配给它的一个时间片已用完而不得不让出处理机,于是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成就绪状态。 (3) 执行→阻塞
  正在执行的进程因等待某种事件发生而无法继续执行时,便从执行状态变成阻塞状态。 (4) 阻塞→就绪
  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若其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于是进程由阻塞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4、 简要说明原子操作p(s)与v(s)的物理意义p(s)的物理意义
P操作一次,S值减1,即S=S-1(请求分配一资源); 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如果S<0表示无资源,则该进程的状态置为阻塞态,把相应的PCB连入该信号量队列的末尾,并放弃处理机,进行等待(直至另一个进程执行V(S)操作)。 v(s)的物理意义 V操作一次,S值加1,即S=S+1(释放一单位量资源); 如果S>0,表示有资源,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如果S≤0,则释放信号量队列上的第一个PCB所对应的进程(阻塞态改为就绪态),执行V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
 SPOOLing是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 (即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的缩写,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假脱机技术”。
1、输入井输出井 2、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3、输入SPi和输出SPo分页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是将作业分配在不连续但大小相同的存储区域中。文件的逻辑结构是用户可见结构(就是指在操作系统里面看到的那些文件夹之类的)一种是无结构的流式文件, 一种是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文件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存放在硬盘上时硬盘磁粉的排列形状。FAT FAT32 NTFS
死锁的原因主要是:(1) 因为系统资源不足。(2) 进程运行推进的顺序不合适。(3) 资源分配不当等。如果系统资源充足,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死锁。其次,进程运行推进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生死锁。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
这些条件必然成立
死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
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重定位”,在实际上指的是这样相互联系的两件事情:一是确定一个待执行程序在内存中的位置;二是将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说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是因为后一件事情是由前一件事情决定的。
静态重定位,指的是在程序装入时实现的重定位。具体的讲,就是将程序装入内存后,立即根据其装入位置将程序中需重定位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包括指令地址、数据地址、子程序入口地址等。这种“定位”的特点是“定位”之后,内存中的代码发生了变化,程序不能在内存移动,CPU按物理地址运行程序。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根据执行的需要动态地装入、链接和定位。它不是根据程序在内存的位置立即将指令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而是把这种位置信息送入一个称之为“地址映射机构”的硬件中,然后,CPU按逻辑地址执行程序。在执行中,由“映射机构”将逻辑地址及时地转换成正确的访存物理地址。这种定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重定位后,内存中的代码没有发生了变化,允许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在内存移动位置,这只要更换“映射机构”中的启址信息就可将同一程序映射到内存不同的地方。这种位置移动对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是有好处的。9
10 不想写了。、。、、。。
11 自己找找书 可以找到很多。。
12
1314什么是信号量
信号量(信号灯)=<信号量的值,指向PCB的指针>其值的意义是什么?
大于0:表示当前资源可用数量

吼吼,,你真是无聊。我很想要你那300分,但你的问题我都看不懂,可不可以带免费赠送的分(做梦中)我更无聊...

玩累了睡在床上想一想就都知道了。